您好!欢迎访问黑龙江刑事辩护律师网
死刑
(刑罚方式)
死刑,也称为极刑、处决、生*刑,**上*古老的刑罚之一,指行刑者基于法律所赋予的权力,结束一个犯人的生*。
遭受这种剥夺生*的刑罚方法的有关犯人通常都在当地犯了严重罪行。尽管这“严重罪行”的定义时常有争议,但在现时保有死刑的**中,****,“谋杀”必然是犯人被判死刑的其中一个重要理由。
2011年5月24日,****人民[更多法律文章欢迎继续关注黑龙江刑事辩护事务所网:www.dqxingshi.com及www.13904596183.com或www.陈山刑事.com,请关注官微(手机)13304590183]
法院发布2010年度工作报告称,**院在审理死刑复核案件时,不是必须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,均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。
《刑法修正案》9中:执行死刑条件由如果故意犯罪,查证属实,等发生重大犯罪,手段极其残忍,社会影响极其恶劣,如杀人,勒索绑架,抢劫,强奸,等危害**刑法都有可能会执行死刑。
积极作用
死刑,依据法律相关规定,是行刑者基于法律所赋予的权力,剥夺一个犯人生*的刑罚,是*古老也是*严厉的刑罚。
死刑对罪大恶极、严重危害他人和社会**的犯罪分子予以处决,在严惩犯罪者、威慑和教育有犯罪企图者,安抚受害者遗族、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、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以及人类伦理道德底限等方面,拥有特殊作用,其**也**显著。在各类**(或私有制)社会,作为法律体系的一部分,它必然将像法庭、监狱、警察等**机器一样,拥有长期存在的合理性。
适用死刑的罪名(不同**以其具体规定为准):谋杀、叛国、严重的故意伤害、强奸、暴力抢劫、劫持、绑架、以危险方式危害公共**、情节极其严重的各类普通刑事犯罪、数额**的贪污受贿等。
在**,死刑分为死刑并缓期2年执行(死缓)与死刑并立即执行两种死刑判决。
不适用者
基于人道主义,不适用死刑的人群有:实施犯罪时未成年的人(**为未满18周岁)、审判时怀孕的女子、符合其他相关条件的人等。
**法律规定,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。审判的时候年满75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,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。
死刑与死缓
**刑法既规定了“死刑”(实际指死刑立即执行)又规定了死缓,哪些情况应该适用死刑立即执行,哪些情况应该是用死缓呢?
审判机关在审判实践中一般从以下几方面考虑:
1、是否存在“疑罪”的情况。
2、被告人是否有自首或立功情节。
3、是否是共同犯罪中的从犯或不起主要作用的。这也主要考虑其主观恶意不大。
4、行为人的危险性。如行为人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坏人,并且对周围人的危险性特别大,则不宜适用死缓。
5、受害人及其他人在整个犯罪过程中所起的作用。如果事情的起因是由于被害人引起的,那么也应当适当考虑死缓。
6、是否可能是“活证据”。比如行为人是一个特大犯罪集团的知情人,如把他判为死刑立即执行,可能使这个特大的犯罪集团的线索就此中断,因此可适当考虑死缓,不失为上策。
局限性
死刑造成的**问题在于**无法补救司法造成的错误(司法出错的机率不低)。另外死刑的执行也可能销毁重要人证;例如在美国有强暴犯因DNA测试而在21年后平反的例子、澳大利亚也有在处死后18年发现是冤死的例子。
死刑犯在作案时往往有获利或是报复的意图,从客观上讲,这是由于社会因素。所以社会应对死刑犯承担一定的责任。处决死刑犯对于其家属来说仍然是**痛苦的,尤其对于其未成年的子女造成的伤害尤为**,一方面他们承担失去亲人的痛苦,另一方面还背负社会仇视,甚*在未来工作中也无法正常履职。因此,社会必须保障他们不受歧视、不受侮辱、平等对待。因此判处死刑应极为慎重,一方面须张扬社会正义,一方面也应尽**努力本着治病救人的原则,除主观责任占主导的暴力犯罪、毒品犯罪外,能轻判的尽量轻判。
存与废
早在文明开始之初便有死刑,但*今过半**都已在法律上或事实上废除死刑。仍然保留死刑的有**、美国、日本、新加坡等75个**,发达**中有美国、韩国(仅保留,实行极少或未实行)、日本和新加坡仍然保留死刑。到2015年,绝大多数欧洲**(白俄罗斯和拉脱维亚例外)都废除了死刑,一方面是基于这些**的宗教背景,根据《旧约圣经·创世纪》,人类多次犯了不可饶恕的罪行,但均获得**特赦,盼望人可以回心转意,因此人类不可以僭越造物的天父主持生死的权柄,以报答*赐予人类认罪改过的机会;另一方面是基于民主制度、法制建设、人道主义的发展。
死刑犯
被判死刑的人通称为“死囚”或“死刑犯”。通常死囚在行刑之前,都会被送往一个特定的牢房作单独囚禁。一方面,司法机关需要为死刑判决确认,以及为行刑作准备工夫;另一方面,可以让死囚有一个**的申诉机会。
以上便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死刑的相关资料。由此可见,**目前还有死刑吗?答案就是:有。虽然死刑太过残忍,但是对于某些犯下不可饶恕的犯罪者来说,那就是*轻的了。不过,死刑也存在很多弊端,若是抓错嫌疑人,那就会造成无可挽回的后果。因此,对于死刑,要谨慎。